张吉珍:一片丹心系“三农”
张吉珍在繁峙县瓦磁地千亩葡萄园修剪葡萄枝
张吉珍为农户讲解葡萄修剪技术
张吉珍推广苹果种植管理技术
张吉珍为农户讲解大棚种植技术
“读书笔记230多万字,收集整理文献资料2000多万字,撰写调查报告、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两本,申请国家专利一个。” 50年,他扎根“三农”,勤耕不辍,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田秀才”。
“全省17个县市区,58个乡镇102个村,培育十几个典型示范项目,带动5000多户农户。”15年,他退而不休,东奔西跑,是用脚步传播农业技术的“土专家” 。
这是一个人和一方土地的故事,主人公便是张吉珍。
扎根 播种
“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这一段旧时民谣曾是偏关一带祖祖辈辈面对滔滔黄河、漫漫瘠土唱出的无望悲歌,也是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1948年,张吉珍出生在偏关一个走西口的贫苦农民家庭。土地贫瘠带来的苦涩与艰辛成为了幼年张吉珍的深刻记忆。
1968年,“老三届”张吉珍毕业回村务农,正赶上农业科技队在村子里进行农业研究。这令一向爱好钻研的张吉珍来了兴致,开始跟着科技队做调研、搞试验,终日与土地为伴,与农田为伍,乐此不疲。也正是在那时,科技兴农的种子在张吉珍心里生了根。凭着一股子钻研求真的劲头,张吉珍几年间就成了附近有名的农业能手,土壤改良、防治病害、保水育肥,样样精通。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1985年,已调到县科委工作的张吉珍从当时科技工作方针里读出了“科技兴农”的强烈信号。他意识到偏关农业久困于穷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的先天不足,更多缘于科技的匮乏。他开始边学边干,无论下乡调研还是出差开会总是把笔记本随身带在身边,掌握田地差异、摸索气候规律、收集文献资料、了解前沿技术。
多年来,张吉珍根据偏关实际,先后与国内26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厂家建立协作关系,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30多项,人才150多名,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68个,推广新品种60多个。
偏关型生态日光节能温室是张吉珍引以为傲的发明。为设计出更加符合偏关实际的蔬菜大棚,从第一座蔬菜大棚1985年在偏关落地,此后30年张吉珍就未停止过对它的改良。从烧锅炉的加温日光温室大棚,到生煤炉地炕日光温室大棚再到生态日光节能温室,先后6次改革完善结构,终于建成。“当时就想解决烧煤大棚不保温不环保成本高的问题,这个大棚就是专门针对咱们这儿的气候设计的,保温效果特别好,农民们一年四季都能种菜卖钱。”说起自己设计大棚的初衷,张吉珍满心欢喜。
为了在全县推广生态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张吉珍牵头组建了60个日光温室种植户参加的偏关县中意日光温室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无公害设施果蔬示范园,用4年时间使全县无公害设施果蔬栽培技术全覆盖。
大河湾村是偏关县较早接受生态日光节能温室大棚推广的村子。从1998年建设以来,发展到现在有65座大棚,已成为全村重要的经济来源。“没有张老师,就没有我们大河湾村现在的生活。靠着大棚,不光收入高了,我们村的风气也好了,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种了20多年大棚的王秀珍侃侃而谈。
出走 耕耘
这些年,在偏关县的汽车站时常会看到张吉珍来去匆匆的身影,单薄的身体,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挎包,坐大巴车往返于各县之间。这样的奔忙行走,张吉珍已经持续了20年。
生态日光节能温室的成功使得张吉珍在2003年就受邀外出进行农业技术的指导和推广。2008年,退休的张吉珍更是主动走出家门,开始四处奔波,蔬菜大棚、果园林地、养殖基地都有他的身影。
今年盛夏,繁峙县下茹越乡瓦磁地村1000多亩葡萄园里葡萄长势喜人。“三分靠修剪,七分靠绑蔓。这个葡萄的绑蔓至关重要……”葡萄园里,一个身形瘦弱的老头正为一群妇女耐心讲解着绑蔓技巧。75岁的张吉珍已为这片葡萄园提供技术服务整整五年。半个月前,张吉珍就算计着时间专程从偏关赶来,他每天要在葡萄园里干上几个小时的活,晚上回到住处还要整理一天的心得。这一切让瓦磁地村的党支部书记侯秀廷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老张这个人讲真话,办实事,什么时候需要绑蔓,什么时候需要剪枝,他自己坐个大巴就来了,根本不用去请。我们这儿的老百姓都念他的好。”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这些年,张吉珍始终进行着两项记录,一份是走哪都要记录的天气预报,一份是服务对象的农作物长势。只不过一个记在了本上,一个装在了心里。尽管进行农业技术服务的范围每年都在扩大,但张吉珍对各地的农事情况了然于胸,总是应季而动,不敢怠慢。每年正月出门,腊月回家,坐班车,住小旅馆,吃大碗面,张吉珍像季风一样跟着作物的时节南下北上。
从2003年受邀外出技术指导算起,张吉珍已经走出偏关20年,足迹踏过太原、忻州、朔州的17个县(市、区)。通过面对面、手把手为农民送技术、传经验、解难题,有力推动了农民致富增收。仅推广日光温室大棚,规模就达9000多亩,每年为市场提供商品菜6000多万公斤,为5000多户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还培养出偏关老营、保德暖泉、五台阳白、繁峙南关、定襄北庄等设施瓜菜示范基地。
归来 希望
不止是果蔬农业,畜牧养殖方面,张吉珍同样在行。
最近,张吉珍回了一趟偏关。楼沟村的养羊大户王二白特地邀请他去指导。“我16岁就开始放羊、养羊了,后来封山禁牧不让放羊。要不是老张这个舍饲育肥技术,我们一家根本没有今天的生活。”说起张吉珍,王二白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年,通过张吉珍的技术扶持,王二白的养羊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到500多只,为此他还特意给自己起了一个“发羊财”的网名。如今,王二白也成了县里有名的“养羊”专家,经常要为前来“取经”的养殖户传授经验。这一次请张吉珍回来,王二白就是要请教一些新发现的问题。
养羊业历来是偏关县的传统优势产业,1998年养羊收入曾占到农民收入的50%。后来随着封山禁牧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得当时还在科委工作的张吉珍开始研究舍饲育肥的技术。三年的时间里,他钻羊舍访“羊倌”,跑大学寻专家,不懈尝试,终于成功研究出舍饲育肥技术。这项技术的突破既解决了林牧矛盾,农作物秸秆也得到了利用,为传统的数量型放牧养羊向现代的效益型舍饲育肥转变闯出新路子。为了推广这项技术,张吉珍更是写出了15万字的《舍饲育肥羊配套技术》,免费送到养羊户手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吉珍深深懂得,要想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仅靠自己一个人,力量有限。为此,他特别组织了农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开发与服务。在培养技术人员时,张吉珍不仅倾囊相授,而且鼓励他们走出偏关进行技术推广。这些年,张吉珍已为偏关县22名农民技术员申报了农技师职称,他们也成了活跃在全市及周边地区设施果蔬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
“我已是古稀老头,急需培养一批生产第一线的适用型人才,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支撑这一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会科学种田,希望这片土地都发展为现代农业,能为乡村振兴做些贡献。”关于未来,张吉珍有着自己的憧憬。
七月盛夏,万物葱茏。张吉珍又背起那个装满农事资料的挎包,告别家乡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指导之旅,身形虽然有些佝偻,但脚步匆匆充满力量。他相信这又会是一个丰收年! (郝永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