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为民服务“组合拳” 奏响文明乡风“主旋律”
——岢岚县宋家沟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纪实
近日,忻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东梅与工作人员现场展示剪纸作品。 任 钰摄
行走在岢岚县宋家沟村,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院落,整齐有序的摊位,热情洋溢的村民……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勤致富 为生活添彩
在古代,穿针乞巧是七夕的传统项目,女孩们手持五彩丝线,连续穿过排列好的七孔针,谁先穿好谁就胜出,寓意乞求智慧和精巧的女红技艺。她们美好的祈愿穿越千年,成为当下妇女们奔向幸福生活的“致富经”。在勤劳和智慧的加持下,宋家沟村妇女们的“剪”“绣”“塑”手艺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巧手坊”便成为她们的活动中心和创业基地。
“这个作品叫《岢岚是个好地方》,中间的蓝天碧水代表岢岚优美的环境,外面的花边是万字不到头的图案,取富贵不到头之意,牡丹是富贵花,蝙蝠寓意福气,最外面的花边是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整体就是展现我们岢岚人民的幸福生活。”在宋家沟村“巧手坊”,忻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东梅谈到自己的作品时满眼笑意。
文化是中华千年文明的凝聚,文创则浓缩了文化的精髓。在“岢岚有礼”文创店,以岢岚特产、特色景点为元素的文创产品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可可”“岚岚”玩偶、挂件,“岢口岢味”沙棘汁、羊肚菌……这些凝聚着大家心血与智慧的作品,已成为展示岢岚形象的新载体和新窗口。
走进宋家沟村的文化大院,乡村小剧场年代秀《我们走在大路上》正精彩上演。村民们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东渡黄河转战西柏坡路居岢岚、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宋家沟村看望群众作为故事主线,以日月换新天、春天的故事、奋进新时代为时间轴,讲述了岢岚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奋进的故事,大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成为宋家沟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最好的证明。
以产兴村 为文明增色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依托。宋家沟村在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发展培育壮大设施农业、林木产业、沙棘加工、乡村旅游、健康养殖五大产业,将群众最大限度地吸纳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
2021年,宋家沟村引进北京企业新建的4座光伏恒温智慧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贝贝南瓜、菌类等,一方面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开展采摘、研学等活动,以宋家沟村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吸引游客消费,进而增加村民收入,走好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村里涌现出了江华、吕存明等党员示范户,蓬勃发展的产业让全村人有奔头、有盼头、有劲头。为了充分激发群众主体活力,唤醒群众主体意识,宋家沟村坚持开展“干群一家亲”活动,全村党员带头学习理论、带头脱贫致富、带头支持发展、带头帮困解难、带头树立新风、带头保护环境、带头维护稳定、带头遵纪守法,以党员先锋行八大行动树起一杆旗帜,带动群众跟着干,党员干部帮助联系农户理清致富思路,传授致富经验。
产业兴旺是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带动村民致富之余,宋家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常态化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群众自编自演文艺演出等活动,加强新旧村民的融合发展和交流沟通,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文明新风,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展现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旅彰文 为幸福加码
“去年旅游季期间,我们家单卖凉粉的收入就达到6千元,加上种地收入、外出打工等,年收入有三万多将近四万元,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在三棵树广场摆摊卖凉粉的老沈向记者介绍道。像老沈这样借助乡村旅游发家致富的村民,全村有35人,他们都是“节节高”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每年户均增收4000余元。
近年来,宋家沟村开办“节节高”旅游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提升改造苏孤戍登山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美食驿站、餐厅客栈等,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乡村旅游带来的实惠,把宋家沟村的旅游名片擦得更亮,打得更响。2023年11月23日,宋家沟村成功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审。
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全村共有26家农户办起民宿客栈。特别是每年的“6·21”乡村文化旅游季,会有很多游客慕名前往宋家沟村吃美食、看文艺演出、感受新农村风貌,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0余万人次,吸引了12名返乡创业人员开发农产品、特色小吃,开办农家乐,人均年增收5000元,村民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在文旅产业的带动下,宋家沟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从贫困村向富裕村、文明村的蝶变,实现了“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也蹚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乡风好、百姓富的新路子。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的工作理念,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宋家沟村包村干部温宏霞说道。 (薛璐瑶 任 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