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身边的“文化圈”
——忻州市乡村振兴文艺宣传队活动侧记
“不出村,在自家门口就能看到大戏。”
“有歌有舞,百姓的舞台,文化惠民,咱老百姓真高兴。”
“文艺宣传队的演出水平很高,希望这样的演出经常有,我们很喜欢。”……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百姓对忻州市乡村振兴文艺宣传队的认可。
小小红旗颂党恩,曲曲歌舞动人心。台下是柴米油盐的生活,台上是诗和远方的梦想。历时7个多月,忻州市乡村振兴文艺宣传队在忻州市、县领导的支持下,针对农民的需求,寓教于乐,圆满完成了该市所辖县的首轮乡村巡回演出。事实证明,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内容为王 奏响振兴序曲
春风送暖。2024年3月初,忻州市乡村振兴文艺宣传队就深入全市乡村开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文艺宣传活动。
乡村文化振兴宣传内容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表演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威风锣鼓》《红舞飞扬》《红红火火新农村》《忻府新赞》、二人台小戏《夸鸡》《俏夕阳》,为乡亲们带来具有浓郁乡土味的“文化盛宴”。
宣传队舞台的背景墙上,展示着各县主打的产业项目和特色特产。神池县“神池饼”、五寨县“甜糯玉米”、河曲县“红葱、海红果”、静乐县“藜麦”、保德县“红枣”、宁武县“毛健茶”……在欢歌劲舞中提高了知名度。乡村文化与经济携手、同频共振,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乡村振兴美妙“和弦”。
每次活动现场,不少群众拿起手机摄像并分享至“快手”“抖音”等平台,让场外身处异乡的游子,同步感受家乡文化振兴的脉动。宣传效应如涟漪层层荡漾,扩散无穷,线上线下交融互动,共同绘就一幅壮阔绚丽的文化传播盛景,忻州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力持续出圈。
互动赋能 激发内生动力
忻州市乡村振兴文艺宣传队针对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现状,聘请扎根基层、在乡村文化阵地辛勤耕耘的名家艺人,更吸收勤奋耕耘有独特建树的文艺新秀参与到乡村振兴文艺节目的编排、表演中,整场宣传活动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蕴含历史又与时代相随。
每到一乡一村,宣传队员们总是与乡村干部、农民促膝交谈、深入调研,挖掘乡土文化的脉络走向,与本地文艺团体、热情似火的群众携手同台献艺,乡情在你来我往、亲密无间的互动中升温,赋予乡村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
红歌联唱环节,将现场热情氛围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尤其是最后激昂高歌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合唱,把每场演出推向最高潮。此时的现场,干部群众声情相融、心灵相通,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强大凝聚力。这一刻,无疑是独属于忻州乡村文化宣传璀璨的“高光时刻”,深深镌刻在乡村记忆的长河之中,成为永恒的经典。
民心所向 收获深情厚谊
这场乡村文化振兴宣传之旅,一路走来,饱含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殷切期许与美好祝愿,人民群众围着演职人员或唠家常、或表喜爱、或求加演。
神池县年逾七旬的沈华在邀请演员到家吃饭被婉拒的情况下,把刚蒸熟的两大笼莜面饺子馈赠给演出团队……桩桩件件、点点滴滴,皆是对宣传成效最真挚、最“滚烫”的褒奖,见证着广大村民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渴望。目前,该队总结完善,推陈出新,以更好的姿态回应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节目、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郑志东 贾耀岚)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