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竞技”,第五届忻州市职业技能大赛拉开帷幕!
展示与竞技同台,检验与促进共存。8月25日,由忻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市教育局、工信局、民政局、财政局、忻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承办的主题为 “技能展风采 筑梦新时代” 第五届忻州市职业技能大赛正式开赛。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张国旺出席并讲话,市政府秘书长张艮生出席并宣布比赛开赛,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斌主持开幕式,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志勇宣读竞赛规则,裁判员代表和参赛选手代表分别进行宣誓。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忻州经济开发区各高校、职业院校、企业等506名选手,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同台竞技,一展技能绝活。
张国旺希望,要以本次大赛为契机,紧抓机遇、创新实践,继续扎实推进技能质量提升年工作,进一步做好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引导更多劳动者做新征程的奋斗者,坚守劳动创造价值,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热爱技能、投身技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他要求,要进一步聚焦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一目标,凝聚非常之力、下足恒久之功,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贡献人社力量。
张艮生指出,第五届忻州市职业技能大赛的举行,是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盛事。希望全体参赛选手奋勇争先、赛出水平,充分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精神风貌;希望全体裁判员严守规则、秉公执裁,营造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希望大赛组织机构和全体工作人员以一流的竞赛组织、一流的服务保障,办出一届标准高、效果好、影响深的技能大赛。
据了解,此次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历时时间长、涉及行业多、标准要求高、社会影响广。比赛项目中,既有忻州市特色劳务品牌“忻州月嫂、繁峙绣娘”等项目,也囊括了 “茶艺师、健康和社会照护以及平面设计技术、烹饪”等与民生相关的项目,还有紧扣一线生产实际的“瓦工、焊工、钳工、电工、数控车工”,以及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花艺、蔬菜嫁接”等项目。这些赛项分别在忻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忻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原平农业学校、顿村同煤会议中心等赛区举行。
先进制造,无焊不兴!无论哪个行业,几乎都离不开焊接。焊接作为此次大赛用时最长的项目之一,每局比赛时长达到了4个多小时。在比赛中,不仅要考验选手对不同材料、不同角度的焊接技巧,还要考验选手的体能、耐力等综合能力。今年18岁的小刘是一名来自忻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他学习焊接技术两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职业比赛。
他告诉记者,在此次比赛中,感觉最难的就是仰焊。仰焊需要选手半蹲在地上,身体后仰45度左右,对架设在半空中的材料进行焊接。每次仰焊用时都基本超过了20分钟,这对于参赛选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平时把手举在半空中20分钟,都会酸软乃至发抖,更不要说精准焊接了。因此,我在焊接过程中,一般都会给手臂寻找一个支点,尽量让手稳定下来。另外为了确保焊接的质量,我们眨眼的频次也要比普通人低很多。”小刘说。
电工工种分布在各行业、各领域,关系到千万家企业的生产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来自原平铝厂的80后电工技师张磊磊向记者介绍说,竞赛分为理论测试与现场实操两个环节。理论测试环节采用网上学习与网上答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对于电路维修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场实操环节围绕电气控制与PLC设计系统安装及调试两个方面展开,力求模拟电路故障的真实环境,充分检验参赛选手的学习效果和实战水平。通过这次比赛,我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比赛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改善这些不足的地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大赛设个人奖、团体奖和特殊贡献奖三类。个人奖每个比赛项目设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每个比赛项目获得第1名的选手,按规定报请市人民政府授予“忻州技术能手”称号,符合规定的晋升相应等级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各比赛项目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分别给予 5000 元、3000 元、2000 元的奖励(含税);各比赛项目获得前五名的选手,确定为忻州市参加下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储备选手和集训选手,代表忻州市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团体奖仅对各县(市、区)参赛队进行排序,部门(行业)参赛队颁发组织奖牌匾。对获得团体总分前3名的代表队颁发团体优胜奖牌匾,第4-6名参赛队颁发优秀组织奖牌匾,其余参赛队颁发组织奖牌匾。
近年来,忻州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通过人才链提升产业链,双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技能人才引育方式,推动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集聚同频共振,打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技能人才新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五届全市技能大赛的举办,既是劳动者技能水平的一次展示,更是技能培训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对于激发广大劳动者学练技能、提升素质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